第一百三十二章 超级工程-《第七财团》


    第(2/3)页

    这种超高层建筑,绝不是普通建筑那么简单。

    上了四百米的高度,施工难度绝对是世界顶尖的。

    保证美观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建筑力学完全达标,这就不是简单的混泥土堆砌了。

    前期光是建筑力学的论证,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符合美观、华夏人文价值观等等。

    “二老,现在就看你们二位的想法了,对于设计,我是外行。”

    李优秀无奈耸肩,按照祝筠同的要求,项目李优秀是帮他拿到手了,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李优秀准备当一个甩手掌柜。

    视频会议结束之后,清华和南大的也开启了联动模式。

    李启承直接带领几名建筑学博士生飞往南大,和祝筠同的团队展开讨论会议。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超高层建筑都是独栋和双栋的模式,而层高已经被限定,我们不能从高度上超越世界最高水平,唯一可行的就是走最高设计路线。”

    世界最佳设计,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衡量值,但绝对和施工难度、成品美观性挂钩。

    “我觉得还是沿用金茂的设计路线来,比较稳妥。”李启承凝重的点点头。

    超过四百米的建筑,他参与过金茂大厦的设计修建,自然知道如果蓉城要全新设计一栋超高层建筑的难度有多大。

    “不行!我们的目标是全球建筑最佳设计奖,二十年前的金茂放到现在来,能行吗?不可能。”

    在这个问题上,祝筠同很偏执:“要搞就搞世界一流的!”

    南大学术讨论厅内,两个院校的尖端人才争论得不可开交。

    一会儿有人提出独栋高层建筑方案。

    一会儿有人提出多栋互联式高层建筑方案。

    毫无意外,争论了整整一天都没有任何结果。

    要不就是不符合建筑力学,要不就是不符合华夏人文价值观。

    能够难倒工程院院士的问题,自然不是什么简单的问题。

    电脑上的三维模型搭建了又被推翻,新的模型搭建了还是被推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