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火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79在线阅读 - 538、注意

538、注意

        黄炳新有自己的想法,他笑着道,“李先生,我建议把开发银行、交通、招商的股权全部变更,然后置于通商金融集团的旗下。这样我们跟高盛合作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李和笑问,“这样高盛能同意?”

        “被我们拒绝之后,没几天史威廉过来找我,这个建议就是他提出的。”

        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在美国开设分行,是势在必行的,不但可以从事经营批发业务,商业存款、贷款、贸易融资、外汇买卖以及其他商业银行业务。

        还将为与中美经贸往来密切相关的中资和当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包括为从事中美贸易的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贸易结算和融资服务,以及为美国当地的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和新能源等高科技支柱产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等。

        这是很大的一笔生意。

        同时,通商银行在资本实力、资产质量等方面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也有长足进步,完全有能力在美国开展业务。

        “那就再好不过。”既然能这样做,李和没有不同意的道理,“没什么大问题吧,关系找好没有?”

        美国的金融业始终是开放的,要不然美国也不会有数以万计大大小小银行存在。

        70年代后,随着美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以住房信贷需求为主的全新民粹主义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商业银行的数量在1978年达到最高峰14411家。

        后来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完全一致,“甩开膀子”抢市场、做业务,贪大求全、盲目攀比,竞争日益白热化,死了不少,兼并了不少,可依然还是存有上万家。

        所有区开设分行是可行的。

        但是开设银行大门的敞开并不表明在美国开银行就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虽然有高盛帮忙,但是想在美国开设分行,李和也能估计到这个困难程度。

        这跟之前在国内依靠贡献度取得内地拍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最早在海外开分行的是中国银行,但也只有一家纽约分行,主要业务还是侨汇和双边贸易。

        黄炳新肯定的道,“我跟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也有过交流,这人有些能力,先后做过美国两位国务卿的助理和秘书。他帮我们推荐了基辛格事务所,说可以帮我们打开在美国的局面。这家事务所里面的人物都非常有影响力,包括前助理国务卿劳伦斯.依格保、前国家安全顾问布南史考夫特将军。”

        美国高官一旦退休,总要捞点外快,而作政治掮客对他们来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职业。

        他们大量活跃在国会和其他政府部门,形成了有美国特色的院外游说团体。

        美国是由成千上万个不同利益集团构成的,每个集团都有权利去通过游说争取有利于自己的政治决定。

        掮客则是中间人,所用的手段主要是捐款,资助政客参与竞选或其他政治活动,只要钱没有直接送到政客手中、被政客私用,这就是合法的,不是行贿受贿。

        资本与政治的结盟,在美国通过所谓“旋转门”,就是说,美国政界、商界、智库人士经常互相转变角色,然后结合得天衣无缝。

        不是什么人都能做掮客,它是要有条件的。基辛格是老牌政治人物,原先的积累下个人脉以及人情、政治资源,刚好可以派上用场,可以去商界或智库收取高额回报。

        因此对中国企业来说,寻找有能力的智库和掮客游说美国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必修课。

        所有不管是黄炳新还是于德华、沈道如等人,当企业进入稳定状态后,他们每天的任务不是兢兢业业的做发展规划和战略,而是不厌其烦的参加各种酒会和商务会议。

        他们的每个月不是在参加会议就是在参加会议的路上。

        “找这个人应该没有问题,不用怕花钱。”提到基辛格,李和也没什么激动,对名人他已经麻木,如果他的财产公布出去,他也将是世界第一名人。

        他也没有去见一面的想法,至今不愿意冒头的原因就在于他不擅长跟人打交道,也许是没那种耐心,或者说,这个世界总有比他高一头的人,他不愿意去低头。

        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别人的好,他还不如安心的收租子和分红过日子。

        “我会按照你的意思办。”黄炳新点点头后,又继续道,“李超人在盐田港的业务资金吃紧,他打电话给我,我听那口气有让我们入股的意思。我想让沈先生和他谈。”

        他的主营业务还是银行信贷,对于持股,他没多大的兴趣,也不符合银行的业务结构。目前擅长做投资业务的,只有远大投资集团和远大集团,因此他推荐沈道如。

        “让沈道如给我打电话。”李和没理由放弃入股港口业务的机会,虽然他不懂,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他跟钱没仇,只要是赚钱的机会,他都不放过。

        盐田港好歹后来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不算蚊子腿。

        黄炳新走后,李和到处找寿山,没找到。

        李和问酒店经理,“寿老板呢?”

        经理回答道,“去东莞了。”

        “不能吧?”李和搞不懂。

        “说是再新开一家酒店。”酒店经理对寿山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但是绝对谈不上喜欢,同行毕竟是冤家,何况这老头居然把四海酒店开的离金鹿酒店这么近,一到晚上,“四海酒店”那闪闪发光的四个大字,显得太过刺眼。

        这是绝对影响他们金鹿酒店生意的!

        他身为酒店经理,要是以后生意不好,于德华是要找他麻烦的。

        他只能感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虽然和李和近在咫尺,但是这话他不好跟李和说,只能等于德华回来,跟于德华说。

        要不然就是越级报告!

        这是大忌,也是职场中人都该知道的职场潜规则。

        “去东莞开酒店?”李和倒是没有听寿山提起过。

        只能说这老头闲钱太多,他在捉摸,要不要先弄点分红出来。

        ps:大爷们,不要“逃票”啊!